欧联杯 巴西联赛 尼泊尔乙 科索U21 CBC邀请赛 波超杯 中女甲 匈杯 美国女子全国邀请赛 巴西乙 永川女足邀请赛 丹女甲 U17亚洲杯 俄乙B 俄乙B 哥伦U19 哥伦U20 巴西奥罗联 新西兰中 澳亚超 瑞士U19 新西南联 澳首U23 冰超杯 德女甲 沙王冠 非冠杯 非联杯 乌克兰杯 以女超 希腊A1 爱芒高杯 埃塞女超 沙亚洲杯 西亚锦
当前位置:首页 > 篮球新闻

分析|NBA如今的天赋和技巧前所未有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负面评价?

来源:24直播网 时间:2025年04月02日 18:58

(原文发表于4月1日,作者为The Athletic网站的David Aldridge,文章内容不代表译者观点)

斯蒂芬-库里只用了大约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处理了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

在生涯第1009场NBA比赛中,这位未来的名人堂成员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对阵尼克斯的比赛第四节,正借助卢尼的掩护绕出。正如人们喜欢说的那样,这是在“世界最著名球馆”上演的一场焦点战。库里前三节多的时间里已砍下25分并命中4记三分,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库里式”精彩个人秀正在上演。当勇士在比赛后期发动库里与卢尼(这对并肩作战将近十年的老搭档)的配合战术时,他们正保持着领先优势。

库里在三分线后方接过卢尼的手递手传球。尼克斯自然全力防守,派出三名球员扑向库里。当人们谈论库里历史级投射能力所创造的“引力”时,指的就是这种场景。他让球场空间发生扭曲,因为你绝不能允许他用最后一记三分球终结比赛,毕竟随后就会上演他那标志性的“晚安安”庆祝动作。

尼克斯中锋米切尔-罗宾逊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不上前封堵库里,对方可能急停出手长两分,或是后撤步投三分,但他还必须盯防顺下切入的卢尼。米切尔-罗宾逊做出了选择:他向着库里的方向迈了半步,仅仅半步。

这点空间对库里来说已然足够。

于是库里用一记……并非致命三分,而是穿过米卡尔-布里奇斯与米切尔-罗宾逊之间的击地传球,恰到好处地找到顺下的卢尼完成暴扣,终结了比赛。

这个配合美得令人窒息,它充满洞察力,体现着场上五名球员对彼此战术习惯的深刻理解;它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库里在瞬息间完成观察、判断、决策、执行的连锁反应;它高效精准,卢尼的顺下暴扣正是高阶数据专家推崇的非三分高效终结手段。

然而,这只是NBA赛程里一个普通的周二夜晚。

这样的场景绝非孤例。


每晚在这个世界顶级的篮球联盟里,总有一个回合,或一位球员,让你不自觉停下手中一切,屏息凝神观看比赛。

但凡理性之人,都无法否认当今NBA球员的技术水平已远超10年、20年、30年乃至40年前的水准。如今有更多球员能完成更多样的篮球技巧:更娴熟的运球、更精妙的控球、更精准的传球、更致命的远投(而且投篮距离越来越远)。除张伯伦之外,联盟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像马刺新星文班亚马这般兼具惊人身材与全面技术的球员。

“我认为篮球这项运动正处在巅峰期,”15次全明星、2届总决赛MVP凯文-杜兰特向The Athletic坦言,“这项运动永远会进化出新的形态,总会有球员颠覆赢球方式的传统认知。你看,现在中锋位置正在复兴,最具统治力的大个子重新成为进攻轴心,抱怨太多反而会让你错过眼前的美妙演变。”

这位太阳超级巨星补充道:“当然,没有完美的事物,各方总会有不同诉求。但整体而言,你见证着这项运动的成长。看看过去六年诞生了六支不同的总冠军球队,尽管争议永远存在,但联盟正处于健康的发展阶段。”

细品杜兰特的论断:在他看来,NBA正经历75年历史中的黄金时代——最劲爆的身体素质、最高效的比赛风格、最平等的竞争格局。虽然勇士在2022年通过六场鏖战击败凯尔特人夺得队史第四冠,但他们的王朝早在2019年总决赛就已终结:当时杜兰特跟腱断裂,克莱-汤普森十字韧带撕裂。

从那时起,也就是自莱昂纳德率领猛龙拿下队史首座奥布莱恩杯后,联盟正式进入群雄逐鹿时代——詹姆斯(2020)、字母哥(2021)、库里(2022)、约基奇(2023)和塔图姆(2024)相继登顶,这六位风格迥异的超级巨星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统治比赛。而本赛季MVP之争在雷霆的亚历山大与志在五年内拿下第四座MVP奖杯的约基奇之间展开,前者凭借超凡表现暂居领跑位置。这就是当今的NBA,每个夜晚都为所有观众准备着独特盛宴。

那么……为何我们没能共同欢庆这个黄金时代?

如同当今美国社会的诸多议题一般,NBA球迷群体也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分裂与争执。新生代球星与教练们认为现代篮球完美无缺,将质疑者简单归类为“眼红当今球星名利”的守旧派;而批评者们则指责现代球员是娇生惯养、高薪低能的“温室花朵”,认为他们应该像老一辈球星那样打满75场以上的比赛,无视医疗团队精心设计的负荷管理方案。但话说回来,过去时代的顶级球星们真的需要像马克西本赛季这样场均跑动2.9英里(约4.7公里)吗?

为何总有人抱怨冗长的暂停、教练挑战和负荷管理,当然,还有永不停歇的三分浪潮?这种不满远不止来源于TNT演播室里的巴克利和奥尼尔,它存在于理发店的闲谈中,蔓延在每一条网络评论里。联盟收视率为何持续走低?(公平地说,包括NFL在内的大部分体育联盟近年收视率都在下滑,唯一逆势暴涨的反而是WNBA。)

从商业角度看,NBA正处于史上最繁荣时期。联盟即将与ESPN/ABC、NBC和亚马逊达成760亿美元的11年媒体版权协议,金额达到旧合约的近三倍。这份新合约将终结与华纳兄弟探索40年的合作,转而携手亚马逊,后者将与NBC及其流媒体平台Peacock共同从下赛季开始转播比赛。显然,美国商界不认为这个联盟因“过于无聊”而失去投资价值。

同样的,当今大多数球员都同意杜兰特的观点。

正如库里所言:“舆论风向总是如此。当某种论调形成后,人们就会不假思索地跟风。如果你不是每晚追看比赛,只是偶尔瞥见几场,自然会觉得‘这和我父辈时代的NBA完全不同’。但比赛的本质从未改变,篮球智商依然至关重要。”

然而过去与现在、效率至上与视觉体验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最具代表性的分歧莫过于对三分球的评价:十年前由“水花兄弟”掀起、经哈登时期的火箭推向极致的三分球革命,如今已成为联盟各队的标配。凯尔特人本赛季场均三分出手超过48次,即将打破火箭2018-19赛季创下的45.38次出手纪录。这场由勇士发起的变革,正在凯尔特人手中走向新的高度。

“比赛正朝着最高效、最优质、最成功的模式进化,”篮网锋线卡梅隆-约翰逊在全明星周末坦言,“我们球员和教练的唯一使命就是赢球,不惜一切手段。如果场均投50记三分能夺冠,我们就会投50记三分。除非出现更优解,否则这种趋势不会改变。”

三分狂潮只是比赛本质变革的冰山一角。现代篮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开放自由,这要归功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一系列规则改革。当时联盟深陷防守泥沼,1998-99缩水赛季各队场均得分暴跌至91.6分的历史冰点。防守占据主导地位,防守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推搡和用手干扰对手。时任凯尔特人总裁兼主教练的里克-皮蒂诺不断强调:“我们必须保证进攻的流动性。”

经过二十年规则修订,如今防守者与持球人的身体接触已被限制到最基础程度。随之而来的是得分爆炸:仅过去十年场均得分就上涨超过12分。当三分球成为常规武器(多支球队场均出手40-50记三分),防守者需要覆盖的球场空间达到史无前例的广度,防守变成越来越艰难的任务。

联盟最顶尖的防守战术家之一、尼克斯主教练锡伯杜指出:“现代大个子的全面技术彻底改变了球场空间。90年代三四号位都是肌肉碰撞,现在连中锋都具备外线能力。再加上精英射手的威胁,每次掩护都可能转化为空切。防守站位稍有偏差就会丢分,这给防守方带来巨大压力。”

在承认NBA球员天赋达到历史巅峰的同时,我们需要警惕将“技术提升”简单等同于“比赛质量提升”的认知陷阱,这种认为“更快更强更便宜就意味着更好”的思维定式存在明显局限。

NBA总裁亚当-萧华今年一月在巴黎观战马刺和步行者的比赛时坦言:“欧洲青训体系让球员长期归属同一俱乐部循序渐进成长的方式,在很多方面优于美国模式。”他特别指出美国球员过度追求个人技术提升和休赛期不间断的比赛,导致职业生涯早期就出现损耗性伤病。萧华还说道:“虽然这么说有些夸张,但人们常概括说欧洲精英球员每周训练六天比赛一天,而美国球员正好相反。美国青少年球员比赛负荷过重,有时过分强调技术打磨。他们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应该同时参与多项运动。”

现代NBA的进攻确实达到了空前高度,但那些认为“防守同样重要”的守旧派并非全无道理。没人想回到场均“86比84”的总决赛时代,但指出当今得分难度远低于三十年前并非“负面言论”,希望传统中锋不被三分浪潮淘汰也不是“守旧偏见”。从乔治-麦肯到鲍勃-佩蒂特再到比尔-拉塞尔,从张伯伦到威利斯、维斯-昂塞尔德再到比尔-沃顿,从鲍勃-兰尼尔到贾巴尔再到达夫-考恩斯,正是这些巨人用背身单打、篮板统治力和禁区防守支撑起了联盟数十年的辉煌。当现代篮球将七尺长人的价值简化为“能否投三分”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低位技术的传承,更是比赛形态的多样性。

值得欣慰的是,联盟正悄然出现低位进攻的复兴迹象。火箭围绕申京打造低位战术,约基奇更是以肘区统治力(而非三分投射)三夺MVP(本赛季他场均三分出手才首次突破4次),但这些仍是现代篮球中的例外,而不是常态。

大多数NBA的比赛依然陷入同质化困局:无数高位挡拆、后撤步三分和底角三分重复上演。究其根本,底角三分是篮球最高效的投篮方式。但即便是最优秀、最高效的三分射手也会投丢很多三分球,况且并不是每一位射手都是侧翼的库里和克莱或底角的朱-霍勒迪。三分打铁声依然夜复一夜响彻球场,正如今年斯隆体育分析会议上那个自省式的议题:“书呆子们(崇尚数据分析者的自嘲)毁了篮球吗?”

“数据不会说谎,”勇士主教练史蒂夫-科尔坦言,“我们必须大量出手三分,特别是在得到巴特勒之前,我们造犯规能力薄弱。”雄鹿主教练道格-里弗斯则指出比赛同质化存在边界:“优秀球队的辨识度依然鲜明,他们能通过传导球制造得分机会,兼顾三分球与罚球。但那些年轻球队确实在盲目跟风三分浪潮,或许他们另有长远规划?虽然我不想这么说,但球迷们绝对能分辨出好球队与差球队之间的区别,即使大家都在疯狂出手三分球。”

确实如此。凯尔特人的比赛风格与雷霆截然不同,雷霆又与骑士大相径庭,而骑士和灰熊又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顶级球队之间本应存在巨大差异,因为NBA的最佳球队总是围绕他们的超级巨星打造体系。约基奇的比赛方式不同于莫兰特,后者又不同于爱德华兹,而爱德华兹又与塔图姆风格迥异,塔图姆又与布伦森或申京大不相同。这些球队在创造三分机会的方式上也千差万别。

库里对此深有体会:“人们总是盯着数据表上的三分出手数,然后与2010年代末或2000年代初对比说‘看,完全不同。’但仔细观察雷霆、掘金、湖人和灰熊,差异显而易见。每支球队都懂得如何创造优势并合理运用天赋,就像当年我们和火箭的对决,现在看湖人与我们的比赛也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本赛季长期领跑东西部的雷霆与骑士,在一月份ESPN转播的经典对决中展现了现代NBA的精华。两支在传球、跑位、防守都达到顶尖水平的球队,分别由亚历山大和米切尔领衔。这场比分定格在129比122的比赛的收视率证明,精彩篮球的魅力从不取决于市场大小。

“我们的媒体在正面报道联盟天赋方面做得还不够,”米切尔坦言,“但当像雷霆对阵我们骑士这样的比赛出现时,叙事风格就开始转变,这个联盟的天赋深度令人惊叹。”

体育媒体往往低估了顶尖运动员每晚保持卓越状态的难度。是我们让库里式的表现看起来轻而易举,仿佛只需在训练中投够次数就能做到,但事实远非如此。

“看着詹姆斯、杜兰特和爱德华兹今夏为奥运队训练的方式,”库里说,“与我自己的方式完全不同。但他们眼中的火焰说明一切,每个时刻都至关重要。我称之为‘伟大表现焦虑’,每年都必须完成自我革新才能保持领先优势。对那些征战10年、15年甚至20年仍保持巅峰的球员,我怀有至高敬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喜欢这种现代风格。“我就像是联盟里的独行侠,”字母哥坦言,“我儿子的名字就叫Maverick(独行侠)。现在这种大量三分、快速进攻、五外线战术的潮流,与我刚进联盟时背身单打、慢节奏的比赛截然不同。那时候我们尝试把球传到内线,内线有门罗。黄蜂有艾尔-杰弗森,你也必须把球传到内线。”

虽然如此,30岁的字母哥依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统治着联盟。尽管本赛季可能无缘MVP,但他毫无疑问仍是前五级别的存在。即便雄鹿在常规赛末段状态下滑,只要能在季后赛迎回利拉德(深静脉血栓治疗中),他们就仍具备黑马潜质。

字母哥正以逆潮流的方式续写传奇——本赛季三分出手创生涯第二季以来新低,却依然是联盟招牌球星之一,商业代言不断,稳居现役前十巨星行列。当被问及是否要为坚持非三分打法而抗争时,他淡然表示:“效率就是最好的答案,当我保持着58%-60%的两分球命中率时,没人会要求我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联盟顶级强队都建立了出色的防守体系,大部分比赛犯规控制得很好。本赛季战绩联盟前3的雷霆、凯尔特人和骑士,防守效率分别位列联盟第1、第5和第8。而上赛季全明星赛后,联盟也明确指示裁判在赛季后半段降低吹哨频率,允许更多身体对抗,罚球出手数和场均得分均大幅下降。这一趋势延续至今,使得如今比赛节奏更接近传统风格。

“任何变革都需要适应期,”老鹰四届全明星后卫特雷-杨坦言,“今年裁判鼓励身体对抗的吹罚尺度让比赛重现了老派篮球的硬度。作为球员,我们希望这项运动持续进化,而不是停留在80、90年代的模式。”

NBA总裁亚当-萧华已公开表态可能通过规则调整来重塑攻守平衡,这种审慎态度值得肯定。

在美国几大职业体育联盟中,MLB近年来采取了最激进的改革措施来提升比赛观赏性。三年前,极端防守布阵(shift)正扼杀这项运动——球队运用数据分析将多名防守球员布置在右半场,导致左打者安打率跌至历史冰点,盗垒这种最具观赏性的元素急剧减少,而比赛时长仍高达3小时10分钟。2022年9月,MLB果断推出三项变革:近乎禁止防守布阵、扩大垒包尺寸促进盗垒、限制投手牵制次数,并引入20秒进攻时钟。效果立竿见影,上赛季盗垒数激增,场均用时降至2小时38分钟,重新平衡了力量与速度的博弈。

杜兰特对联盟未来的规则调整显得超然:“等我退役三十年后,只要篮球还在就很好。”这位将一生献给篮球的巨星,选择以包容的姿态拥抱这项运动的所有不完美。

“篮球的存在本身就是馈赠,”杜兰特说道,“无论呈现形式如何,我们都该庆幸能追随如此美妙的运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永远不会消亡。我更愿享受比赛的自然演化,而非沉溺于对80、90年代的怀旧,或喋喋不休地指点江山。我理解怀旧情绪,但更该珍惜当下。这是项伟大而神奇的运动,若想让它长久延续,需要每个人的支持而非苛责。”

原文:David Aldridge

编译:李太白

本文标签: 篮球  NBA  勇士  库里  巴特勒  尼克斯  詹姆斯  字母哥  约基奇  塔图姆  76人  太阳  杜兰特  火箭  哈登  凯尔特人  克莱  骑士  雷霆  灰熊  爱德华兹  雄鹿  特雷-杨  老鹰  精华